残保金减免合规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4-12   点击率:0次

1667554557859147.png一、残保金政策基础解读

残保金,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政府为保障残疾人权益,要求未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一项政府性基金。其目的在于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并实现自身价值。


各地规定的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有所不同,一般在 1.5% - 1.6% 之间 。比如,北京市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1.5%;而四川省则要求这一比例为 1.6%。若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当地规定比例,就需要缴纳残保金。残保金年缴纳额的计算公式为:(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 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并且,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若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2 倍,通常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2 倍计征残保金 。

二、残保金减免政策解析

(一)普惠性减免政策

  1. 小微企业免征: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在职职工人数在 30 人(含)以下的企业,继续免征残保金。这类企业无需提交额外申请材料,在申报残保金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并给予免征优惠。例如,新注册成立的小型科技公司,在职员工 25 人,在规定期限内申报残保金时,直接享受免征政策,无需缴纳残保金。

  2. 分档减缴: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 1%(含)以上,但未达到所在地规定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 50% 缴纳残保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 1% 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 90% 缴纳残保金。以某中型制造企业为例,当地规定残疾人就业比例为 1.5%,该企业在职职工 500 人,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 3 人,其残疾人就业比例为 3÷500×100% = 0.6%,低于 1%,则该企业应按应缴费额的 90% 缴纳残保金 。

(二)特殊情况减免政策

用人单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时,可以申请减免或者缓缴残保金。申请减免缓缴保障金的用人单位,应于每年规定时间(如部分地区为 5 月底前 )持书面申请报告、遭受灾害有效证明(由新闻媒体、保险公司、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出具)、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等材料向主管税务机关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财政部门按用人单位所属级次的权限进行审批,并在规定时间(如 6 月底前 )将审批结果反馈主管税务机关。用人单位申请减免保障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 1 年的保障金应缴额,申请缓缴保障金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 。

三、合规减免操作流程

(一)确认企业适用政策

  1. 小微企业判定:企业需准确统计上一年度在职职工人数,若人数在 30 人(含)以下,可直接判定适用小微企业免征残保金政策。企业统计在职职工人数时,应包括企业的正式员工、与企业签订 1 年以上(含 1 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以及季节性用工折算后的年平均用工人数 。

  2. 分档减缴比例确定:企业要如实统计上一年度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并与在职职工总数对比计算出残疾人就业比例。根据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标准,确定企业适用的分档减缴比例。比如,当地规定残疾人就业比例为 1.5%,企业计算出自身残疾人就业比例为 1.2%,则适用按应缴费额 50% 缴纳残保金的政策 。

(二)申报流程及材料准备

  1. 残疾人就业情况申报: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需在每年规定时间(如部分地区为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 ),登录当地指定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如 “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系统”(部分地区可通过当地政务服务网进入 ),进行残疾人就业情况申报。申报时需填报残疾职工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残疾人证号、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发放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并上传相关材料的电子文档 。

  2. 残保金申报:每年规定的残保金申报期(如部分地区为 7 月至 12 月 ),用人单位登录当地电子税务局,在残保金申报模块中,如实填写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已安排的残疾就业人数(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审核结果为准 )等信息。若企业符合小微企业免征或分档减缴政策,系统会自动计算减免后的应缴费额 。对于享受特殊情况减免(如因不可抗力申请减免缓缴)的企业,在完成财政部门审批后,需将审批结果提交至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据此进行数据更新和残保金征缴操作 。

四、风险提示与应对

(一)虚假申报风险

企业若为减少残保金缴纳,伪造残疾人就业信息,如虚构残疾人员工身份、伪造劳动合同和工资发放记录等,一旦被税务机关或残联查实,将面临严重后果。不仅需要补缴已减免的残保金,还可能被处以罚款,企业的信用评级也会受到影响,列入失信名单,对企业后续的招投标、融资等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人事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申报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在招聘残疾人员工时,严格审核其残疾人证等相关证件的真实性,并妥善保存与残疾人员工相关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流水、社保缴纳凭证等资料,以备查验 。

(二)政策变动风险

残保金相关政策可能会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残疾人就业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政策变动可能导致减免条件、申报流程等发生变化,企业若不能及时了解和适应新政策,可能错失减免机会或出现申报失误。企业应安排专人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当地残联、税务局等)发布的残保金政策文件,及时参加政府部门或专业机构组织的政策解读培训。同时,可与当地残联、税务机关保持沟通,及时获取政策变动信息,并根据新政策调整企业的残保金申报和残疾人就业安排策略 。


快速联系
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1768876618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全国服务热线

17688766181

客服微信
线